电脑疯子技术论坛|电脑极客社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931 人浏览分享

华为MateBook 13解析:酷睿i3加持 高性价比

[复制链接]
1931 0
2016年初MWC上,华为以MateBook品牌低调进军PC行业从首款MateBook产品的定位与性能来看
我认为试水成份更大一些。

不过,借助MWC这个大舞台,华为MateBook品牌打开了知名度,为后来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MateBook品牌真正的成功在于MateBook X Pro这款面向高端的产品使MateBook品牌首次展现出了与众
不同的特色,用做手机的思维来做笔记本,正是华为带给传统PC行业最大的冲击。

而让MateBook品牌真正奠定胜局的,其一是去年年底发布的MateBook 13,再之后就是近期推出的
MateBook 14,这两款性价比超高的产品,引发了用户对笔记本电脑的热情,唤醒了人们对笔记本
电脑的购买欲,这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实属不易。

相对于MateBook 14而言,MateBook 13对于华为PC产品线来说有着特殊意义,它的成功使
华为坚定了全面屏、一碰传等特色,并在此之上逐步升级,让MateBook产品线成为2019年
最具竞争力的PC品牌之一。

甚至不夸张的说,MateBook三款新品,MateBook X Pro、MateBook 13、MateBook 14其中必然
会有至少一款成为2019年的年度佳品。

这其中,如果从重要性、创新性上来讲的话,我认为MateBook 13更具“冠军相”。
20190418025242688.png


一、全系不妥协的硬件加成

作为立足于4999-6399元主流价位段的13英寸轻薄型产品MateBook 13首先在性能层面就未做出任何妥协。

全系产品以英特尔第八代酷睿处理器起步第一批产品主要配置了第八代酷睿i5 8265U处理器以及
第八代酷睿i7 8565U处理器。

而近期,MateBook 13又带来了搭载英特尔酷睿i3 8145U处理器的价格下探型新品,有望使该系列
产品的价格做到4000元出头的低价位段。

这一方面补全了MateBook 13家族的产品序列,另一方面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性价比选择。

从性能方面来说MateBook 13系列跳过了Kaby Lake-R架构处理,直接为用户带来了性能更强
的Whiskey Lake平台。

即便是新近推出的主打高性价比的酷睿i3版产品也搭载了Whiskey Lake架构英特尔酷睿i3 8145U处理器。

其优势在于双核四线程设计的同时,睿频做到3.9GHz,相对于Kaby Lake-R架构酷睿i3 8130U来说
无论是在主频、睿频方面,还是在TDP方面,表现更为优异。

20190418025242913.png


虽然Whiskey Lake与Kaby Lake-R同为14nm制程,但是英特尔针对Whiskey Lake架构做了
更为深度的优化,这也是为什么Whiskey Lake处理器普遍能够实现更高的TDP、更高主频
更高睿频的基础。

对于轻薄型笔记本来说处理器性能提升一点最终的使用体验就会有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在办公应用当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20190418025245960.png


二、散热体验良好让办公更加舒适

华为MateBook 13系列虽然并非高价位产品,但在散热设计上却做了很好的优化。

下面这张图是AIDA 64 FPU拷机时,MateBook 13处理器的核心温度表现,67℃在轻薄本中并不多见。

一般来说,轻薄本处理器核心温度在FPU拷机时压到75℃左右就已经可以说相当不错了。

20190418025245188.png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华为给MateBook 13配置了华为鲨鱼鳍2.0设计的高转速风扇同时
配合双风扇散热方案,共同为其带来了极高的散热效率。

20190418025245444.png

↑↑↑C面温度

20190418025246150.png

↑↑↑D面温度


机身外部温度方面从我的实际感受来说,因为华为MateBook 13全金属的机身缘故所以热传递比较平均。

从热成像仪的测试结果来看,其实表面平均温度并不高C面平均34.4℃D面平均38.9℃,都低于
均值42℃的业界标准温度,手部感觉略有温度,但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三、3:2生产力全面屏专为办公设计

对于商务用户而言,显示屏非常重要。华为MateBook 13首先采用了屏占比更大视野更为宽广的全面屏设计
同时在分辨率上也达到了2K,这在同价位产品里绝无仅有,如下图所示:

20190418025246150.png

↑↑↑左为MacBook Air 2018, 右为 MateBook 13


同时,得益于3:2屏幕比例,使其更适合于商务办公应用需求。

以苹果MacBook Air2018为参照我们可以看到,右侧华为MateBook 13凭借全面屏设计+3:2比例在整体观感和视野上
要比边框更宽、且比例为16:10的苹果MacBook Air 2018,在视觉体验上更好一些。

此外与更适合娱乐的16:9屏幕比例来对比的话,MateBook 13在显示屏纵向视野上能够显示更多内容。

对于经常使用Excel制表使用Photoshop制图的用户来说更宽的纵向视野能够在一屏之内显示更多内容对用户来说更加便利。

四、方便易用的Huawei Share一碰传

商务办公过程中,文件传输是经常遇到的应用场景。以往,在手机与电脑之间传输文件最好用的
渠道是qq或者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功能,或者是打开云盘同步这样的方式。

而华为在MateBook 13上首次推出一碰传功能之后,彻底改变了文件传输的传统观念这一小小的改变
为商务办公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Huawei Share一碰传功能目前已经进化到新版本,在原有支持图片、视频传输的基础之上,增加了
对各类常见文档的支持,使其实用性大大提升。

Huawei Share一碰传功能精准的把握住了用户痛点,为用户带来真正便捷的体验。

但是如果有了Huawei Share一碰传,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

Huawei Share一碰传利用到了手机的NFC功能,以及WiFi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实现非常便捷的手
机——电脑数据互通互传,也打破了安卓和Windows系统之间数据互通的壁垒。

只要拥有一部支持NFC的华为手机并且系统版本在EMUI 9.1及以上就可以使用Huawei Share一碰传功能了。

20190418025247235.png


如上图所示,MateBook 13右侧腕托上贴有一张Huawei Share标签,手机打开蓝牙和WiFI之后并将手机
贴靠在标签上方,再选择想要传输的图片、视频、文档等文件,就可以直接发送到电脑上。

52.png


试想,如今大多数人手机——电脑传输数据都是通过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虽然很方便,但还是需要比较繁琐的步骤:
拍摄照片/视频——打开微信——点击文件传输助手——点击“+”号——点击拍摄或照片——选择文件——完成传输。

Huawei Share一碰传的步骤则是:

拍摄照片/视频——选择想要发送的照片/视频——靠近NFC标签完成传输。可以说是大大精简了文件传输的步骤。

从根本原理上来说,Huawei Share其实并不算难,只是有没有人能想到的问题。它利用了NFC功能和Wlan直
连数据传输功能,以Huawei Share贴标作为NFC识别标签,以WiFi作为传输渠道,非常方便。

五、指纹解锁提高开机效率以及安全性

华为进军笔记本市场之后,在产品设计上融合了很多来自于手机的成功经验。

将指纹识别与电源键融合起来的做法,很显然就是来自于手机的设计模式MateBook 13作为一款面向职场
办公人群的产品,也融合了这一技术

20190418025248471.png


实质上,指纹识别功能是Windows Hello功能的附属项目,在Windows 10系统的设置——账户中可
以找到“登录选项”,录入密码之后就可以选择录入指纹信息了。

华为在笔记本电脑电源键上融入指纹识别,主要是为了便于休眠唤醒和开机时直接登入系统。

如果不支持该功能的话,用户在开机或唤醒之后,还需要等待登录界面出现之后,才能通过录入密
码、录入指纹等方式进入系统。

而电源键上集成指纹功能之后,只需要按一下,直接就可以进入系统,带来更好安全性的同时
也兼顾了使用便利性。实际体验可以参看下面的视频:

酷睿i3版MateBook 13为何更适合大众

华为在MateBook 13产品线上演绎了一场教科书式的递进式布局。

以高性价比、以及英特尔第八代酷睿顶尖性能做开路先锋打开市场,并推出酷睿i3版新机不仅一步步拼好
了MateBook 13产品线拼图,更是毫不突兀的为不同用户带来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以往,从英特尔以及OEM层面出发,酷睿i5以及酷睿i7机型的推广力度比较大这使得不少小白用户对酷睿
i3的概念还停留在多年以前,认为酷睿i3的性能不足以应付日常办公的需求。

但是,作为英特尔酷睿家族历史上性能提升幅度最大的一代,英特尔在第八代酷睿架构的深度优化
上倾注了极大精力,从而赋予了酷睿i3处理器以超线程和睿频两大王牌能力,从而使时下的酷睿i3平
台能够胜任更高负载的工作。

同时,与华为MateBook 13这样的现象级IP产品相结合能够给用户带来流畅的办公体验和选择空
间,从而使其更加契合大众用户的使用需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0

粉丝

9021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Powered by Pcgho! X3.4

© 2008-2022 Pcgho Inc.